潘源良歌詞手稿暨書法展《浪子望月心》
2025.03.08 - 2025.03.27
展覽介紹:
浪子望月心:在詞海中打撈時代的靈魂
月光灑落,照見一個浪子在詞海中浮沉的身影。
潘源良,這位縱橫樂壇四十載的詞人,用筆尖勾勒出香港流行音樂最璀璨的星河。
從《愛情陷阱》的迷離情愫,到《愛與痛的邊緣》的掙扎抉擇;從《情已逝》的黯然神傷,到《情深說話未曾講》的欲語還休,每一句歌詞都是一顆跳動的心,在時代的浪潮中起伏。
這些手稿與書法,不僅是藝術的結晶,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。
當我們凝視《遊離份子》的初稿,彷彿看見陳奕迅青澀的身影在詞句間遊走;當我們細讀《愛的輓歌》的筆跡,鄭秀文深情的演繹猶在耳畔。
潘源良的詞作,像一面鏡子,映照出香港流行文化的變遷,也折射出每個人在愛情、理想、生活中的追尋與失落。
這些封塵多年的珍貴手稿,是詞人與歌手、與聽眾之間最私密的對話。它們不僅記錄了創作的軌跡,更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記憶。在這個展覽中,讓我們一同走進潘源良的詞世界,在字裡行間尋找屬於自己的共鳴,在音符與墨香中,重溫那些打動人心的瞬間。
—— 伍常(展覽策劃人)
藝術家自述:
聲墨之緣
粵語源於古漢語,發音與用字上溯唐宋甚至《詩經》《楚辭》。在香港這嶺南彈丸之地,延續這些文字寫成能唱能誦的 Cantopop,造成一代流行文化現象,本人作為其中的參與者,感覺榮幸之至。
《詩經》《楚辭》最撼動我的,是能夠以最簡潔的語句、表達最深遠的情感,是「極簡藝術」的極緻。也因其簡而洶湧,足以千古流傳。
恰巧另一種藝術手段,也是極簡而精工。此書法也。一紙一筆,溶墨揮灑其中、再加印章,即自成格局,足以奪人心魄。
我素來追求簡樸,填詞固然力求削掉多餘字句,書法也愛它成竹於胸、黑白分明、下筆無悔。但自從以詞入字之後,發現這個組合,在簡樸中更見奇趣、於互動處更覺恢宏。從意念之一維,展開成紙張上的二維,卻同時牽動了歌聲曲韻浮想連翩的三、四個維度。延展連結到之前提及《詩經》《楚辭》的歷史,更似星河立體。
念天地之悠悠,願聲墨點點,記錄人情步印⋯⋯
——潘源良